软考
APP下载

动态路由协议工作过程

路由是计算机网络中最基础和重要的组件之一,负责将数据包从源主机传输到目标主机。路由器作为网络中的一个运行在OSI模型中的第三层设备,具有转发和控制两个主要功能。其中控制功能又包括转发表的建立和路由选择协议的实现。随着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静态路由已经难以满足动态网络的需要。因此,动态路由协议应运而生,它能够自动发现网络中的路由器并且动态地调整路由。

动态路由协议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比较常用的分类标准包括距离向量路由和链接状态路由。距离向量路由协议是一种通过向相邻路由器发送整个路由表的方式,来实现路由更新的协议。典型的距离向量路由协议包括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和IGRP(Interior Gateway Routing Protocol)等。与之相对应的是链接状态路由协议,这种协议是通过互相交换连接相关的信息,来表达路由器对网络中实际链路状态的认知。常见的链接状态路由协议有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和ISIS(Intermediate System to Intermediate System)等。

距离向量路由协议的实现中,路由器与相邻路由器之间周期性地交换路由表信息,以了解其他路由器到目的网段的距离;在学习到新的路由信息后,路由器需要重新计算到目的网络的最短路径。距离向量路由协议的经典算法之一就是Bellman-Ford算法,其基本思路是通过比较相邻路由器之间的距离,来找出到目的网络的最短路径。RIP协议使用的就是Bellman-Ford算法,但是由于其仅考虑了跳数而没有考虑链路质量等因素,因此其计算出的路径不一定是最优的。

与距离向量路由协议不同,链接状态路由协议是一种通过交换链路状态数据来计算网络拓扑结构并得出到目的地最优路径的协议。链接状态路由协议中,路由器首先通过HELLO等协议交换邻居信息,建立拓扑结构;然后路由器通过询问其他路由器,来获取到整个网络中的链路状态信息,其中包括链路状态描述符(LSA)和路由信息描述符(RID)等。最后,路由器根据这些信息更新路由表,并选择距离最小且满足策略要求的路径进行数据包转发。OSPF是一种链接状态路由协议,它使用的是Dijkstra算法来计算最短路径。

总结一下,动态路由协议的工作过程可以分为以下步骤:邻居发现、链路状态更新、网络拓扑计算、路由表更新、数据包转发。动态路由协议可以实现网络的自动调整和优化,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也会受到一些限制,比如网络规模、不同厂商路由器之间的兼容问题等等。

备考资料 免费领取:网络规划设计师报考指南+考情分析+思维导图等 立即下载
真题演练 精准解析历年真题,助你高效备考! 立即做题
相关阅读
网络规划设计师题库